中国女篮输给日本队这事,可把球迷们给急坏了。
你说咱们姑娘们平时练得那么狠,怎么一到比赛就手软呢?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
先说说那个"万次投篮计划"。好家伙,光听这名字就够吓人的。三个月要投一万次篮,平均一天得投400个。这要是搁咱们普通人身上,估计胳膊都得甩脱臼了。可问题是,比赛时候的投篮跟训练场上的投篮能一样吗?咱们在电视前看比赛的时候都发现了,日本队那些姑娘们投篮的时候,咱们的防守队员都快贴到人家脸上了,可人家照样能投进。反过来呢?咱们的姑娘们稍微被干扰一下,动作就变形了。
说到这儿,我想起以前看NBA的时候,科比说过一句话:"训练时要想象防守队员就在眼前。"这话说得太在理了。咱们的训练是不是太舒服了?定点投篮,没人干扰,节奏自己掌握。可比赛时候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啊?日本队那帮姑娘们训练的时候,教练肯定没让她们这么舒服。
你们发现没有,咱们女篮有个特别奇怪的现象:训练时候投篮命中率看着挺高,一到比赛就直线下降。这让我想起上学时候考试,平时作业都会做,一考试就懵圈。说白了,就是没练到点子上。日本队的训练方法就聪明多了,人家是在模拟比赛强度下练投篮,心率都飙到160了还得保持动作不变形。这就好比咱们平时跑步,慢悠悠跑十公里不叫本事,得练冲刺时候还能保持呼吸平稳。
再说说罚球这事。亚洲杯上咱们的罚球命中率才73%,排第五。这数据看着就让人上火。你们说,罚球时候又没人防你,就站在那儿投,这都投不进,还打什么职业比赛?我敢打赌,咱们小区篮球场的大爷们罚球都比这准。这不是技术问题,是心理问题。训练时候投一千个一万个,不如比赛时候稳稳投进一个来得实在。
朱芳雨说得太对了,现在咱们缺的不是训练量,而是训练质量。你们想想,咱们平时做事不也是这样吗?光图快不行,得把事做对才行。我认识个健身教练,他说过一句话特别在理:"错误的动作练一万次,只会把错误变成习惯。"
说到战术,咱们是不是太依赖身高优势了?每次看比赛,就想着把球往内线吊。这招对付弱队还行,遇到日本队这种灵活的,立马就吃瘪了。人家根本不跟你拼高度,就跟你比速度和准度。这就好比下象棋,光知道用车横冲直撞,不会用马走日,这棋还怎么下?
还有那个李梦缺席的事。要我说,一个队不能光指望一两个明星球员。板凳深度才是真本事。你看NBA那些强队,哪个不是轮换阵容厚实?主力休息时候,替补上来照样能打。咱们倒好,少了个主力就不会打球了,这哪行啊?
说到训练方法,咱们是不是该学学日本队?人家训练时间比咱们短,效果却比咱们好。这就跟做饭一个道理,不是炖的时间越长就越好吃,关键得掌握火候。日本队的训练就像爆炒,短时间高强度;咱们的训练像慢炖,时间长但温度不够。
现在的问题不是姑娘们不努力,是努力的方向不对。你们说,要是天天让你对着空气练拳击,能打好比赛吗?肯定不行啊!得有人跟你对打才行。投篮也是这个理,得有人在面前干扰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