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援狂砍60分都赢不了球,这就是CBA的悲哀,中国男篮的悲哀

外援狂砍60分都赢不了球,这就是CBA的悲哀,中国男篮的悲哀

2025年01月22日 20:11 来源:网络

CBA常规赛继续进行,在昨晚宁波男篮客场挑战山东的比赛中,宁波外援马奇全场出战41分钟,39投20中,三分球18投7中,罚球13中13,狂砍60分,这也是本赛季CBA第一个60+。

但可笑的是,即便马奇全力输出60分,马帝昂得到22分、拉科塞维奇得到6分,宁波三外援合计砍下88分,宁波依旧没能逃脱10连败的噩梦,因为他们的本土球员实在太差劲了:

出场的8名本土球员合计仅得到14分,张祖铭6分、王子瑞3分、宁鸿宇3分、王俊杰2分。

过去CBA的外援政策是放开的,毫不夸张地讲除了辽宁和广东两支拥有高质量青训体系的两支强队外,其他球队都指望着外援兜底下限。

那时候一场比赛小外援拿个40分、50分屡见不鲜,但后来CBA将外援政策改成4节4人次之后,这种高分的情况就少了许多。

某种意义上讲,是我们的本土球员替代了外援,限制外援的情况下,本土球员们确实涨球了。

而本赛季,CBA再次更改了外援政策,不论强队还是弱队,统一都是4节7人次。目前赛季已经过去了一半,现在来看这种放开外援的政策到底合不合理,又是否限制了本土球员的发展空间,舆论争议不断。

此前4节4人次的外援政策初衷是给本土球员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将关键时刻的决定权更多交到本土球员手中,长此以往,他们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最终整个男篮国家队的实力就会有所进步。

但是这种政策下有很多弊端,没有竞争压力,CBA就像是一个大温床,有越来越多的“混子球员”出现。

上场出工不出力,照样能拿大合同,导致国家队战绩惨不忍睹,典型的例子,浙江吴前和上海王哲林两个CBA的MVP,他俩能够在联赛里是能够大杀四方,但到了国际赛场上就彻底现了原形。

所以,CBA和中国篮协只能是再次完全开放外援,营造更激烈的竞争环境,淘汰那些“混子球员”。

但是放开外援也有弊端,土豪球队为了战绩,不惜花重金引进多名外援,山西甚至一直保持着五外援的储备,导致本土球员完全沦为了工具人,甚至有很多顶薪球员场均得分都不到10分。

关键时刻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每个进攻回合都是外援主导,本土球员毫无参与感,硬解能力完全丢失。

要知道,到了国际赛场上,咱们可是没有外援的,真到了危急时刻,谁又能站出来拯救球队呢?

不过长期来看,4节7人次外援的政策是有利于联赛和本土球员进步的,只是说刚开始实行,会有一个很明显的过度期。

因为想进步的本土球员是不会抱怨环境的,竞争激烈,他们只会更加努力生存下去,CBA也不会存在“混子球员”。

当然,如果篮协想急于求成追求成绩,完全可以考虑归化球员,归化不止一个,两个甚至三个都可以,毕竟这也是当下国际篮坛的潮流。

相关资讯